河北獻縣:打造肉鴨全鏈產業示范區 點亮鄉村振興新引擎
近日,在河北省獻縣肉鴨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智能養殖車間里一派繁忙景象。3萬只肉鴨在恒溫環境中安然生長,自動喂料機沿著軌道精準投食,傳感器實時監測著舍內溫度、濕度,數據同步傳至管理平臺。這座總規劃3.8萬畝的園區正以科技為翼,讓肉鴨產業從傳統養殖邁向全鏈條增值。
作為華北地區重要的肉鴨養殖基地,園區年出欄肉鴨達4500萬只,90%的鴨舍實現智能化管理。通過與科研單位合作培育的“獻縣黑羽”肉鴨,42天出欄體重達3.2公斤,料肉比低至1.8∶1,較普通品種節省飼料15%。自動化清糞、溫控系統的應用,讓單只養殖成本下降2.3元,成活率提升至98%。糞污經處理后轉化為沼氣和有機肥,年發電量200萬千瓦時,反哺周邊農田,形成生態循環。
在養殖環節,園區大力推行智能化、標準化。走進標準化肉鴨養殖區,現代化養殖設備一應俱全。智能感知系統24小時監測棚室內的濕度、溫度、二氧化碳濃度,通風設備根據數據自動調節,保持恒溫恒濕。養殖戶楊繼偉介紹:“現在一個棚能養一萬只鴨子,借助先進設備,成活率基本在99%至100%之間,收益提高了20%至30%。”目前,園區內像這樣的標準化養殖棚數量眾多,年存欄種鴨20萬只、出欄肉鴨4500萬只,還輻射帶動900余養殖戶。
園區的產業融合發展成果顯著。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河北樂壽鴨業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園區核心企業,發揮著強大的引領作用。其與2家省級企業、13家規?;庸て髽I共同發力,帶動12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形成了集種養、加工、生產、物流、科技、示范、服務為一體的產業集群。從優質玉米種植、飼料加工,到肉鴨養殖、屠宰制坯、熟食加工,再到“樂壽御坊”“樂壽鴨”的連鎖經營,全產業鏈模式成熟高效。近年來,園區肉鴨屠宰制坯1400萬只、分割鴨3000萬只,生產畜禽飼料50萬噸、鹵鴨制品500噸,在京津冀開設連鎖店400余家,總產值達45億元。
如今,園區帶動周邊86個行政村3000多人就業,通過“公司+農戶”“五統一”養殖模式,養殖戶年均增收4.2萬元。獻縣肉鴨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通過產業升級和全鏈融合,為當地農民鋪就了一條致富路。未來,園區將繼續深化創新,向著打造全國一流肉鴨產業示范園區的目標邁進,為鄉村振興持續注入強勁動力。
編輯:岳含笑